行业新闻
安徽宿州市陆续发现原生金刚石 已探明有24个钻孔见矿
发布日期:2016-01-27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锐石公司
导读: 1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勘院(以下简称二水地勘院)获悉,自2014年7月始,宿州市栏杆地区陆续发现原生金刚石,至
1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勘院(以下简称“二水地勘院”)获悉,自2014年7月始,宿州市栏杆地区陆续发现原生金刚石,至当年底,有24个钻孔见矿。
据了解,宿州市栏杆地区金刚石普查,是“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由二水地勘院勘查实测。在实施该项目勘查中,部分钻孔发现数粒、数十粒到数百粒原生金刚石,少数钻孔金刚石含量已达到工业品味。与此同时,选获了大量低铬的镁铝榴石、透辉石、钛铁矿等指示矿物。
相关专家表示,这种金刚石以淡绿色为主、透明,晶形为十二面体或聚行为主。它的发现,是安徽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金刚石找矿工作以来,继原安徽664地质队于1982年在该区震旦系古底砾岩中找到次生金刚石之后,在找原生矿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专家介绍,宿州栏杆地区已发现赋存金刚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橄榄辉绿岩、橄榄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其中90%以上的金刚石来自橄榄辉绿岩中富含基性岩捕虏体A3段。而从目前发现成果看,与同属华北地台郯庐断裂带的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地区等典型的金伯利岩型对比,本区金刚石的载体岩石类型和金刚石晶形、颜色、粒度,以及指示矿物种类及组份含量等,均有较大区别,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宿州栏杆地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郯庐断裂带以西、宿北断裂带以北,位于“徐淮弧形构造带”内。基底为太古界五河群,盖层为南华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出露岩浆岩由“老寨山”橄榄石辉绿岩岩床,隐伏火山岩有橄榄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筒,岩体次生蚀变强烈,围岩为震旦系地层。该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区郯庐断裂带金刚石找矿远景区的一部分。
据了解,宿州市栏杆地区金刚石普查,是“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由二水地勘院勘查实测。在实施该项目勘查中,部分钻孔发现数粒、数十粒到数百粒原生金刚石,少数钻孔金刚石含量已达到工业品味。与此同时,选获了大量低铬的镁铝榴石、透辉石、钛铁矿等指示矿物。
相关专家表示,这种金刚石以淡绿色为主、透明,晶形为十二面体或聚行为主。它的发现,是安徽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金刚石找矿工作以来,继原安徽664地质队于1982年在该区震旦系古底砾岩中找到次生金刚石之后,在找原生矿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专家介绍,宿州栏杆地区已发现赋存金刚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橄榄辉绿岩、橄榄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其中90%以上的金刚石来自橄榄辉绿岩中富含基性岩捕虏体A3段。而从目前发现成果看,与同属华北地台郯庐断裂带的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地区等典型的金伯利岩型对比,本区金刚石的载体岩石类型和金刚石晶形、颜色、粒度,以及指示矿物种类及组份含量等,均有较大区别,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宿州栏杆地区,地处华北地台南缘,郯庐断裂带以西、宿北断裂带以北,位于“徐淮弧形构造带”内。基底为太古界五河群,盖层为南华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出露岩浆岩由“老寨山”橄榄石辉绿岩岩床,隐伏火山岩有橄榄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和火山角砾岩岩筒,岩体次生蚀变强烈,围岩为震旦系地层。该区是我国华北地台区郯庐断裂带金刚石找矿远景区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 02-0411月份中下旬开始,白刚玉原料氧化铝粉价格基本持续维稳
- 02-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耐火材料制造新通知
- 11-30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砂轮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2月1日起
- 06-17倾倒炉棕刚玉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固定炉
- 12-2180后一年找到8颗金刚石
- 04-16纳米金刚石薄膜应用开辟新道路
- 12-18武陟县磨料磨具等四大产业园区加速提质转型
- 06-15锐石白刚玉价格依旧坚挺